科技治水 凉水河努力变身生态走廊

  随着治理工作的不断推进,凉水河将成为集行洪、蓄水、绿化、观光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绿色生态走廊,将有效改善首都城区及周边的景观环境。

  凉水河古韵悠长、凉水河承载重负、凉水河重获新生。一条河流的变迁,折射出北京的发展史,反映了新时代水务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将人文水务、科技水务、生态水务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的历程。

  凉水河曾经是永定河的一个支流,曾经水量丰沛。金在凉水河畔的莲花池建立金中都,从此开启了北京作为都城的建设史。清康熙年间,由于洪灾严重,永定河要筑堤挡水,凉水河于是脱离永定河,改源于丰台区水头庄,在通州区张家湾入北运河。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,凉水河基本保持了现在的流向。

  新中国成立后,曾经6次治理凉水河。特别是1991年凉水河的治理,北京市政府号召“社会办水利”,在“一河带十河”的冬修水利工程中,将凉水河治理作为主战场,运用城乡结合、全民动员的办法,对全长45公里河道进行大规模治理,使凉水河的排水标准达到20年一遇。

  按照新的治水思路和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,北京市水务部门在提高防洪标准的同时,建设生态自然河道,还清水质。治理工程完成土方开挖74万多立方米,新建改建300多座雨水口,改移各类管线万立方米,实现了全河道的自动化管理。至此,凉水河旧貌换新颜,一条蜿蜒、生态、靓丽的凉水河展现在世人面前。

  进入新世纪,跟着社会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,城市继续扩展,人口持续不断的增加,降水量却逐年减少,凉水河成为名副其实的排污河。大量的污水、垃圾排入河道,使河水变得又黑又臭,鱼虾绝迹。沿河居民夏季不敢开窗,行人不愿在河边停留。恶劣的环境影响了沿河居民的生活品质,也制约了南城的发展。

  治河先治污。为彻底治理污水,水务部门在凉水河沿线调查污水口排放污水情况,将污水口登记造册。经过调查,凉水河干支流常年固定的排污口有近1200个,大量的工业废水、生活垃圾污水混杂着垃圾杂物直接排进河道,全年从凉水河排出的污水达3亿多立方米。在凉水河流域建成的吴家村、小红门、卢沟桥、首钢、亦庄等污水处理厂,年处理污水能力为3.8亿立方米,可以将全流域的污水收集起来做处理。同时沿凉水河两岸加紧铺设污水收集管线,将污水全部收集起来进入污水处理厂。

  凉水河干流的莲花河上有一段3180米长的暗沟,这段暗沟藏污纳垢,里面的垃圾污泥有半米厚,有的地方能达到1米多厚。2005年,水务部门对莲花河暗沟进行了治理,共治理排污口16处,新建污水管线立方米。紧接着又对凉水河支流水衙沟暗涵进行清理,截污3处,新建管线米。完成支流丰草河、旱河、马草河的截污工程,截污86处,新建管线米。

  景观曝气是一种经济、实用的景观水体保洁方案。通过水体的泼洒、跌落,将空气中的氧气交换到水中保证水中有足够的溶解氧。同时,还选择技术成熟、稳定、耐冲击,易于操作、管理简单、投资和运行的成本低的小型污水处理装置。在凉水河沿线安装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10套,净化槽10套,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6套。对沿河的污染源进行治理,安装水质监测仪对河道水质随时进行检测。

  经过不懈努力,如今凉水河的水变清了,沿河关闭了许久的窗子也打开了,老百姓的心敞亮起来了。

  位于凉水河68公里的主干河道,除担负排水任务外,还要为市民营造一条生态河、景观河,成为市民休闲的场所和城市的风景线。此次凉水河治理按河水的自然流向,宜宽则宽,宜弯则弯,逐渐恢复生物的多样性,形成水生植物和动物的天然净化系统,恢复河道的本来面目。

  为了让沿岸“三季有花,四季常绿”,水务部门将沿岸废坑全部平整作为绿化用地,尽量保留原有树木,同时又在堤岸广泛采用柳条扦插,种植灌木,乔木护坡。在河岸种植乔木1.8万株、灌木14.5万株,草坪72万平方米,逐步恢复河岸水边植物自然群落。在河堤无法种植物的角落,采用生态袋的方式,将一条绿色的植物带子镶嵌在自然弯曲的河岸上。徒步走在堤岸边,放眼望去,一条色彩丰富、乔灌木疏密结合、错落有致的绿色长廊展现在眼前。

  拆除河坡的水泥衬砌,采用鱼巢砖、仿木桩、天然山石、铅丝石笼等新型生态材料护岸,既起到了护坡的作用,又可以让河水自由呼吸,增进水与土壤亲密接触,提高河水的自净能力。在河道中增加湿地和河滩面积,种植具有性能好、成活率高、适宜在北方水环境生长的芦苇,蒲草、水葱、荷花等水生植物,逐渐形成水生植物的自然群落。投放适宜水中生长的田螺、河蚌、鱼虾等,逐渐形成水中的生物链,既可以美化环境,又可吸附水中的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,起到净化水质、美化环境的作用。

  河道中设置跌水坎,使马草河入河口以上水面形成12块连续水面,蓄水量达13.7万立方米,水面面积达25万平方米,将增加的入河水量蓄积起来,以保持凉水河生态景观效果。水面码放天然石块,制造落差,改变水流方向,让深滩、浅滩相连,形成有起有伏、有缓有急的水流,再现河道的自然景观。河道两侧建设供市民休闲的景点和地形,为市民走进凉水河、亲近凉水河提供了方便。

  随着治理工作的不断推进,凉水河将成为集行洪、蓄水、绿化、观光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绿色生态走廊,从而使居住环境得到优化,提高居民居住质量,同时改善了首都城区及周边景观环境。

  凉水河治理主体工程结束以后,管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。如果放松管理,任凭垃圾污水入河,政府的投入、老百姓的期盼、建设者的努力就会付之东流。怎么样才可以保持建设成果?管理部门仍然把重点放在垃圾污水上,千方百计阻止垃圾污水入河。

  目前,凉水河两岸大量的污水被截流到污水处理厂做处理,生产出的再生水回注到河道中作为生态和景观用水,水质全部符合国家标准。但是每年雨季,沿线仍然有污水垃圾顺着湍急的雨水进入雨水篦子,当降雨达到一定量以后,将雨水管道中的污水垃圾冲入河道。沿线还有一些餐馆、民居将排污管私自接入河道,一场降水就可以使刚刚初见成效的水环境变得面目全非。因此,与污水垃圾进行持久战是摆在凉水河管理部门面前的现实挑战。

  为了从源头控制垃圾入河,水务部门在凉水河沿线个雨水口设置拦污栅,拦截垃圾及漂浮物。同时,在丰草河、马草河、旱河等支流入凉水河的入河口各设置两道拦污栅,严防垃圾入河。加强日常保洁,做到常抓不懈,发现垃圾不过夜,立即清除,每年清理垃圾及漂浮物达8969立方米,并对清理后的空地马上进行绿化。

  同时,继续治理排水口。对沿河所有排水口加大监控力度,根据排水口真实的情况,采取对应措施,禁止污水入河。对已经截入市政污水干线的排污口重点监控,防止反弹。对已经治理的排污口进行雨中检查,察觉缺陷及时打开,雨后及时封堵。对新出现的污水口,追根寻源,立即处理,并提出治理方案,促进排污口的治理。主干河道治理任务基本完成后,凉水河管理部门与各区县一起实地勘查主要支流,摸清了各支流排污情况,掌握了第一手资料,对污水追根寻源,一查到底。建立了凉水河流域水环境治理联动机制,推进了支流整治。

  继续清除违反相关章程的建筑,保持河岸整洁。凉水河主体工程完成后,为保持河道的生态景观效果,管理部门严格按照河道管理的有关条例,依法办事,对河道管理范围内新增的违反相关章程的建筑做到及时有效地发现、及时劝阻、及时采取一定的措施。近几年,共拆除河道保护范围内违章建筑物400多平方米,清理废料10余吨。

  河道边地方开阔,容易自发形成各种摊贩市场。有很多无照小贩贩卖水泥沙土,每天市场摊贩撤走后,留下一片垃圾,影响了河道景观环境,也给管理造成压力。针对这样一些问题,凉水河管理处联合当地城管部门进行清理。取缔河边违章市场、拆除违章建房以及管理范围内搭建临时厕所。管理部门把河道边治理的重点、难点地段作为工作重点,齐心协力,联合执法,维护来之不易的水环境。近年来共处理影响河道环境事件30余起,有效保护了凉水河周边市民共有的环境秩序。

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>>
首页首页 产品中心产品中心 发送消息发送消息 一键拨打一键拨打